乾隆赐给大臣们的肘子,大臣为何出了宫门就直接扔掉?原因很现实_全球球精选
说到清朝最为高调的皇帝,无疑是乾隆了。不管是在影视作品中,还是在真实历史上,乾隆都是非常活跃的。如果清朝皇帝也有热度排行榜的话,那么乾隆绝对算得上是“网红”。
在影视作品中,乾隆总是以富有才情、有亲和力的形象示人,让人觉得很有好感。而真实历史上的乾隆,是个比较复杂的人物,不是很好评价。前期他一改雍正朝的冷酷风气,关心百姓疾苦,收获不少好评。后期则固步自封,沉醉于奢靡的生活,引得民间怨声载道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晚年的乾隆好大喜功,喜欢吹嘘自己的功绩。重要的表现就是热衷于祭祀活动,通过祭祀活动树立自己明君的形象。在祭祀活动结束后,乾隆会把用于祭祀的肘子赐给臣子们。然而臣子在走出宫门后就直接扔掉,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?
明君还是昏君?乾隆的多重表现
整个清朝最为辉煌的时期,就是从康熙朝延续到乾隆朝的“康乾盛世”。这个时期百姓安居乐业,社会状况安稳。但是对于四大盛世的“康乾盛世”,后世也存在不小的争议。很多人认为,和其它三个盛世相比,“康乾盛世”注水的成分比较多。主要的争议,就集中在乾隆在位时期。
乾隆在位时间长达60年,实际执政63年。这意味着他有充足的时间做出功绩,也有充足的时间给自己“抹黑”。刚刚登基的乾隆,确实有一番雄心壮志。他的父亲雍正以雷霆手段著称,在敏感的问题上眼里容不得沙子。这样的处事风格虽然很有效率,但是时间久了难免会让朝中产生人人只求自保的惴惴之气。
乾隆知道,父亲雍正的做法是过激的。为此他通过多种方式,来缓和这种过激做法造成的矛盾。比如当年有不少宗亲因为得罪雍正,被剥夺了宗籍。乾隆表示既往不咎,恢复了这些人的宗籍,修复了和宗亲的关系。还有很多臣子受到的处罚过重,乾隆也都将他们免罪释放。原本被判死刑的岳钟琪,就因此捡回了一条命。
乾隆的这些举措都是非常得人心的,同时也证明了他是位豁达通透的君主。除此之外乾隆还非常关心民间疾苦,有意减轻百姓身上的负担。比如经常开仓放粮,鼓励百姓开垦田地等。乾隆对汉文化也是非常尊重的,正是他亲手将汉学文化推向高峰。也从他这一朝开始,清朝皇帝开始重用汉人,注重维系满汉关系。
这些都是乾隆值得肯定的地方。但到了中后期,乾隆的性情却发生了转变。原本倍显宽厚温和的他,逐渐展现出来严酷暴戾的一面。乾隆十三年后,他对于贪污的处罚比他的父亲雍正还要严厉。乾隆十六年后,人人自危的文字狱开始兴起。
乾隆结发妻子富察皇后的去世,更加重了乾隆阴晴不定的心绪。当时有规定,皇后崩逝臣子百日之内不能剃头。可是蓬头垢面成何体统,有些官员就偷偷整理了头发。这也惹恼了乾隆,他将这些官员罚的罚撤的撤,江南河道总督还被赐死。
也正是从乾隆时期开始,中国开始了闭关锁国的政策。这恰恰是乾隆狂妄自大的表现,他认为大清富庶繁盛,没有必要和其它国家进行贸易往来。另外切断对外沟通联系的渠道,对稳固统治也有帮助。正是他的这个决策,让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国家。
祭祀活动,乾隆宣扬功绩的手段
晚年时期的乾隆,非常喜欢通过各种方式和排场,来炫耀自己的个人功绩。其中最为重要的途径,就是举行祭祀活动。祭祀活动是很早就出现的,到了封建王朝时期,祭祀活动的目的主要有两个:一个是祈求风调雨顺,国泰民安,一个是彰显皇帝的个人功绩。到了乾隆这里,后者才是重点。
清朝的祭祀流程非常复杂。必须由萨满法师主持,整个过程充满了神秘和庄重的氛围。首先需要杀黑猪,然后将猪头猪身各个部位放在供台上,用来供奉祖宗或神位。每次举行祭祀活动,都需要文武百官共同参与。结束后还要继续参加宴席,宴席上的菜品都非常奢侈,通常都是平时吃不到的。
著名的“千叟宴”,就是乾隆下旨举办的。当时乾隆为了彰显对年老者的优待,邀请千位上了年纪的老人来紫禁城赴宴。千叟宴举办后,民间对乾隆的赞誉声是非常高的,觉得他体恤老人,心思细腻。但实际上很多老人都熬不过忍受舟车劳顿,不少人在往返的路上染上了疾病,甚至因此去世。
乾隆在位时的祭祀活动劳民伤财,还从最开始的礼仪活动变成了赤裸裸的“个人秀”。很多大臣对于参加祭祀活动,也是非常头疼的。一面需要顾全繁琐的规矩,一面还要拼命配合皇帝,为其歌功颂德。久而久之,乾隆也失去了人心。
臣子得到御赐肘子,却随手扔掉
在祭祀仪式上,有一道被称为“胙肉”的菜品。在祭祀结束后,这道菜会被乾隆分给诸位大臣。按理来说这是祭祀用品,还是皇帝御赐,臣子必得好好珍惜才是。但是这些臣子在分到食物之后并不珍惜,走出宫门就随意丢掉了。
难道臣子们已经不满乾隆到这种程度?当然不是。即便臣子心有不满,也不敢这么明显地表现出来。臣子扔掉食物,主要是因为这些食物根本没法吃。因为是祭祀用品,厨师在制作的时候不会加任何调料。用白水煮出来的肘子,散发着腻人的腥气。臣子忍受不了这个味道,能丢掉的时候马上就丢掉了。
为了掩盖这种腥气,大家还专门发明了“糯米纸”。在得到御赐肘子后,就用糯米纸进行包裹,直至拿出宫后丢掉。由此可见乾隆所谓的“御赐”,只能满足他自己的虚荣心。而在臣子的心中,这不过是一种急于脱手的负担而已。就如同他在晚年时期的种种行为,根本没有办法为他增光,只能为他抹黑。
乾隆的御赐肘子,臣子走出宫门扔掉,也反映了那个时期的腐败和奢靡。民间普通百姓想要吃上一顿猪肉,是很不容易的事情。乾隆却大搞特搞这种形式化的东西,忽略了作为皇帝的真正责任,必然会走上衰落的道路。